汕头市区有一群年轻白领迷上了一种叫“警匪游戏”的动脑筋聚会,他们有自己创建的俱乐部、QQ群和相对固定的玩友,大家一周几晚聚在一起,各自煞有介事地充当警察、平民或疑凶的角色互动进行游戏,每晚乐此不疲,并以能够从中培养分析能力、表演能力、扩大社交圈等而自得其乐。但心理专家认为,这是一种具有潜在暴力倾向的游戏,参与者热衷在虚拟的空间中找到自我,是一种与上网玩游戏相似的宣泄方法。 6月7日晚,记者在滨港路一花园小区的会所里见到了这群有独特爱好的年青人。他们中间有律师、医生、学生或公务员,其中很多人还不是这里的住户,但每周有几个晚上,他们总会聚在这里,一起玩“警匪游戏”。其中最早的玩家参加这类游戏已有一年多了,每个月还陆续有新人前来报名参与。发起者说,“警匪游戏”英语称为“mafi-agame”,这是一个锻炼表达能力、判断力、观察力、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等的游戏,每一个曾经参与游戏的人都会被它吸引。5月19日,汕头、潮州两地的“警匪游戏”爱好者还特地举行了交流活动。关于“警匪游戏”的起源,一种说法是发源于硅谷,是IT人发明的一种缓解精神压力的做法;另一说法是来源于MBA的训练课程,是课堂上训练团队精神的一种心理游戏。自上世纪90年代末传入国内后,受到许多大中城市的年青人追捧。 “月黑杀人夜,风高放火天。天黑了,大家请闭眼……”随着“法官”的指挥,室内的十多个人都安静了下来闭上眼睛。抽到“疑凶”牌的人站起来静悄悄地“作案”后退下,然后“警察”现身辨别“疑凶”,“被害人”还可以为自己进言“伸冤”,最后大家进行讨论确定“疑凶”……游戏过程中有动有静,从始至终,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角色中。玩得正起劲的一个女孩说,玩“警匪游戏”的人群主要是私企老板、白领和IT人士。这类人群文化层次相对较高,玩这样的游戏让日常平淡的生活有趣了许多,还能培养自己较高的问题分析能力、团队精神、扩大交际圈等等,比去歌厅唱K、玩扑克牌或打麻将好多了。 但汕头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的纪主任认为,这种游戏散发出一种不健康的社会感染效果,她不主张青少年去玩。她说,“警匪游戏”带有怨气和暴力倾向,与上网打电子游戏相似,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里没有成就感和充实感,转而在虚拟空间里寻求另类角色的扮演,以期得到实现自我的陶醉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