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公众表达:一袋面包一条生命的背后
浏览:
作者:
日期:2007-05-23

这是一条读后让人痛心疾首的新闻:5月18日,沈阳一16岁少女因太饿,在便民店内偷面包被抓获。店主称欲要把此事告发至学校后,她觉得无脸面对他人,选择了自杀来终了一切。(5月21日《时代商报》)

16岁的少女黄娟,花季般的女孩,在她的生命之花刚刚吐露芬芳之际,却选择了自杀这种决然的方式结束了如花的生命,留给挚爱她的亲人是无限悲伤。

“死了就死了呗,我们抓小偷还犯法了不成,她死了和我们有什么关系?”一自称是店内负责人的女子吐出了这样的话。一位目击者这样告诉记者,当时黄娟在便民店内虽没有遭到暴力,但她一直被要求站在便民店一角。店主则在一旁不停地数落她。随着店主嗓门越来越大,屋内也聚集来了越来越多的人。黄娟几次赔礼认错,店主均熟视无睹。这种冷漠的现实叫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怎么承受得了?这个长期处在饥饿中的少女,没能禁住面包的诱惑,而伸出了偷窃的手。假如那位店主能发一点善心,让她悄悄地拿走,或者轻轻地告诫她今后不能这样做;假如我们的政府部门能顾及到这些衣食无着落的贫困群体;假如我们都能节俭一点,伸出温暖之手救济他们一点,悲剧还能发生吗?

“就是一袋面包,葬送了孩子的命。”黄娟家的一位邻居说。黄娟在遗书中就说,她犯下了大错。“其实她是特懂事理的孩子,如果不是万般无奈,也不会做出让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的举动。”她的亲人向记者展示了一段他记下的遗书内容:“我当时真的很饿,我也知道不好,但是我真的很饿。”这样的呐喊,难道不让人心如刀绞?

倘若便利店的老板发现孩子拿自己店里的面包时,为了孩子的面子而不采取过激的做法,孩子是不会走上自杀道路的。倘若便利店的店主,面对饥饿万分的孩子,说一声,孩子,你若真饿了而又实在没钱买,可以直接找我要,但不能不经过我同意自己拿,不但孩子不会自杀,甚至会因为店主的人情味而对孩子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。然而,十分遗憾,店主没有选择宽容,更没选择常人应有的人情味。

宽容是做人的美德。宽容可以使人间变得更美好,可以使社会变得更和谐。然而,现实中,因为有些人失去了对宽容,而引发不愉快的事情时有发生,乃至黄娟之死这样的悲剧也不是个案,应该引起人们的警醒。比如媒体报道,有的教师因为学生做错了一件事,而当众挖苦讽刺,以至于做错事的孩子因无脸见人而选择自杀的事件也曾发生过。十几岁的孩子,心智发育上一般都不太成熟。除了对他们要加强挫折教育外,对于这些十几岁孩子身上出现的缺点,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,应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,更多的给予宽容。从某种意义上,宽容不仅是美德,也是对受到宽容滋润的人的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教育。

一个面包一条生命,少女之死呼唤宽容。让我们都来学会宽容。宽容的社会才是成熟的社会,才是美好的社会。

相关链接

《读者》讲了这样一个异国他乡的故事:一位母亲因贫穷在超市偷了食物给她的孩子们吃,结果被超市保安抓到起诉到法院。经审理,法官是这样宣判的:“这个女人因盗窃有罪,判罚10美金,而我们社会里还有这样一个母亲需要靠偷窃来养活儿女,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因为我们的冷漠而有罪,每人判罚1美金。”法官说完,第一个站了起来,掏出1美金放在桌上。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震惊了,人们排起长队,缴出了每人终生难忘的一笔罚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