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:
冬雪未至,元旦将至,不知不觉抗击疫情已经将近一年时间,本应愉快迎接新的一年,但近期四川省内疫情反复,又出现几例新冠状肺炎阳性病例,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,顺利行课,根据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,结合我校疫情防控指挥小组的部署,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双赢,特向广大老师和同学们普及以下防护知识。
01疫情爆发大众常见应激反应
认知:对身体的各种感觉与变化特别关注,对别人、对自己是否戴口罩、是否咳嗽等行为或症状会在意,并将身体的各种不适与“疫情”联系起来,甚至会变得注意力不集中,记忆力下降。
情绪:不同程度地对“疫情”过度紧张、焦虑、恐惧,担心疫情无法控制;变得容易烦躁,容易激惹;对疫情相关的“负面”信息感到愤怒。
行为:过于回避一些信息或者场景,反复去查看疫情的进展消息、测量体温,相互支持或其他社交活动明显减少,生活懒散,懒言少语,做事变得冲动、莽撞,手足无措,或者坐立不安等。
躯体:比较容易出现轻微的胸闷,气短,胸痛,食欲下降,腹胀,腹部不适,腹泻,尿频,出汗,肌肉紧张,发抖,全身乏力,有些会出现头痛、心慌、心悸等;睡眠差,表现为入睡困难、睡眠浅、早醒、多梦且多噩梦;甚至出现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、体温升高等情况。
02如何判断应激反应过度
(1)连续3天或更长时间的睡眠困扰,如入睡困难、多梦、梦魇、早醒等。明显的身体不适感,主要表现为身体紧张、不易放松, 食欲不振,尿频、尿急,心慌,坐立不安,多汗,怕冷等。
(2)反复回想与肺炎相关的消息、视频,或脑中不断冒出相关的字眼。
(3)容易受到惊吓,或者不敢看与疾病相关的信息。
(4)反复回忆起过去某个阶段的痛苦经历。
(5)明显的情绪不稳定,紧张、恐惧,或悲伤、抑郁,或容易发脾气。
(6)出现冲动、攻击性、伤害性的言语、行为。
03过度应激反应对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
重大应激事件激活的应激状态,对身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。其影响主要与身体各器官或各系统的不同紧张状态或脆弱状态,有密切的联系。此次疫情是少有的重大应激事件,对不少的人会产生明显的身体影响,值得重视。
系统疾病与应激
精神压力事件,可能诱发哮喘发作,出现气道内异物感、气道紧迫感、气紧、胸闷、干咳、气道哮鸣声等症状。哮喘发作时,缺氧、憋闷感会进一步激活紧张,导致恶性循环。另外, 其实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的发病或加重,也可能与应激有关。通过心理和行为方式的调适,释放压力,可以促进呼吸道疾病的康复。
内分泌系统疾病与应激
内分泌系统疾病与应激的关系非常明显。内分泌系统中的甲状腺激素、肾上腺皮质激素、性腺激素、胰岛素等精细地调 节着躯体健康。应激状态会导致内分泌紊乱,躯体功能持续紧张,身体代谢出现紊乱。比如糖尿病患者长期稳定的血糖突然变得不稳定了,一些人在压力下性功能会下降。甲状腺功能紊乱也会诱发精神疾病,比如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。
心血管系统疾病与应激
高血压、冠心病心绞痛发作与应激有明确的关系。长时间不能放松,血压就会升高,诱发高血压病或冠心病的心绞痛发作,甚至诱发心肌梗死等严重躯体问题。通过放松,释放压力,也可以降低血压,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等。
消化系统疾病与应激
消化不良、食欲下降、腹胀、便秘等症状均与应激和压力有关。很多人被气得吃不下饭,伤心得没有食欲。严重者,应激甚至会导致消化道出血。急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,通过放松、休息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。
04过度的应激反应对心理健康的危害
影响情绪,出现严重的焦虑、抑郁情绪。影响行为,出现冲动、伤害性言语和/或行为。影响认知功能,出现注意力、判断力和执行能力的改变。影响身体健康状况,出现原有疾病加重,或发生心身疾病,如高血压、高血糖、痛风、消化系统溃疡等。影响社会交往、工作状态和家庭生活。
为了顺利度过疫情防控“战时状态”,维护身心健康,我们向广大老师和同学发出以下几点倡议:
维持正常的生活节奏
我们要充分相信省委省政府的周密安排,相信学校的各项措施和保障,相信科学和医学的方法;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,维持正常的作息习惯,劳逸结合;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基本要求,尽量减少聚集;出门、公众场所戴口罩;勤洗手;过好我们的生活,做好我们的工作。稳定的生活秩序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基本保证。
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
我们要自信地面对疫情带来的心理震荡;多运动、多交流来缓解紧张情绪;不要不以为然而疏忽大意,不必全天候淹没于海量网络信息中而使自己心身耗竭; 不道听途说,不传谣信谣;多做开心之事,适度娱乐,积极思维,自我肯定;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心理能量。
友善互助的社会支持
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自我保护和帮助他人的能力,我们要做好自我的心理调节;要多陪伴家人,与好友分享乐趣,倾听朋友的苦恼;亲密友好的互助氛围,既能化解紧张情绪,也能提高心理免疫力。友善互助的社会支持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宝贵资源。
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
心理援助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坚实支撑。当你的生活与工作严重受到疫情影响时:你感到过度的恐慌紧张时、你对生活工作失去信心和兴趣时、你的饮食和睡眠习惯日益恶化时、你的生活能力和工作效率明显受损时等,建议你尽快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,以恢复心理平衡。可通过四川大学微服务平台中的心理咨询窗口进行预约,也可以拨打阳光心理热线85401212(即日起到1月3日延长服务时间,9:00-24:00,热线会一直陪护在你身边)。
冬天到了,春天还会远吗?
尊敬的各位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,让我们携起手来,同心抗疫,全力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。我们坚信,万众一心、群防群控,一定赢得疫情防控攻坚战的胜利!
四川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
2020年12月2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