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们通常把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。前者主要针对躯体而言,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之列,下面我们谈谈精神疲劳。精神疲劳的一个明显表现是学习与工作效率降低。长期的精神疲劳会影响心理健康,使人情绪压抑、百无聊赖、心烦意乱、精疲力竭,甚至出现头昏脑涨、全身乏力、嗜睡或失眠、情绪不稳、思维迟钝、逻辑推理能力受阻、食欲减退,甚至出现一些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疾病。 那么,我们如何才能走出“精神疲劳”。 1.找出疲劳的原因,积极进行干预,减少或避免心理疲劳的发生。 2.根据自己的条件去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。最好的心理健康策略就是不对自己过分挑剔,不给自己制定过高的标准。 3.按生物钟规律作息、科学进餐,并坚持适当运动。精神疲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睡眠不足。每个人的睡眠需要是不同的,应该保证自己的睡眠时间。 4.主动求乐。笑是最佳的“精神松弛剂”,当然,这种笑应是发自内心,自然坦诚。因此,应多与有幽默感的人接触,多与大自然和动物接触。 5.科学用脑。科学用脑最重要的措施是顺应大脑活动的生理节律,尤其是不可以长时间以各种强制手段增加大脑的负荷。脑的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和保证,及时消除精神疲劳,注重脑保健也是至关重要的。 (原文有删节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