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职路上,横亘着两道难关,一是高学历关,二是工作经验关。对于大学生来说,头一关倒也好过,而经验关却深深地困扰着他们。翻阅林林总总的报刊招聘启事,或者驻足人才市场招聘摊前,用人单位无不将工作经验作为进人的重要指标,少则一两年,多的要求三五年。
大学生一般以学业为主,读了十几年书,工作经验肯定缺乏,特别是应届毕业生,哪里有什么经验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,用人单位找一些有工作经验的,工作能迅速走上正轨,似也无可厚非。因此,大学生们应正视现实,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,闯过求职路上的经验关。
那么,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?笔者也是从大学毕业,求职中克服了经验不足的困难,才走上工作岗位的,在此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教训,提出以下几点建议。
一是善于未雨绸缪,在校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,提高自己的能力。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,也应该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,比如担任学生干部,或者积极竞争学生会职务,通过组织学生各项活动,提高组织协调能力,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等。另外,参加一些勤工俭学、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,借此了解社会,增长见识。这样将来一旦走上社会,不至于对社会现实毫不了解,又能将某些能力运用自如,从而提高自己求职的竞争力。
二是结合自己的专业,抓住学习与实践的契合点,为将来求职打好基础。比如读中文专业的,不妨平日多写作投稿,争取发表;学新闻的,要积极联系报刊社,争取实习机会;将来想从事计算机,则应该从读书时就紧跟发展潮流,决不能落伍……其实,大学生毕业前一般都有实习期,要有意识地积极表现自己,如果被实习单位看中,职业当然不成问题,即使不被看中,这一段积极努力的实习经历也弥足珍贵,可以说是你唯一的经验和起点。
三是审时度势,不妨循序渐进,从基层干起。如果你想应聘一个较高的职位,而又缺乏相应经验,建议不妨先从较低的职位开始,逐步积累经验最终达到目标;同样的道理,热门的工作项目不行,就从相关的较冷的一些工作做起。这些是必然的过程,成长的代价,好高骛远是没有用的。
总之,工作经验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,大学生应该多途径闯开这道难关。当然只有根据自身的情况,有的放矢,才能最终达到目的。其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: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,实践环节要跟上,以提高相关工作能力为主。一旦具备了较强的工作能力,能够胜任工作,所谓经验关也就不复存在了。用人单位欢迎那些马上能上手的求职者,而并非单纯强求所谓的工作年限。
(原文有删节)